首页 > 实时讯息 >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临近,“购物车”上新扩容有潜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09:55:00    

拨通宁波保税区亚昇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鹏的电话时,他正在一边根据市场需求下订单补货,吆喝中东欧好货,一边邀请新客商新品牌一同来宁波参展。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临近,众多宁波企业家铆足劲头,借势开拓市场。

数据印证热情:据宁波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宁波对中东欧国家实现进出口额152.9亿元,同比增长19.8%。

若将时间线拉长至10年,可以看得更清晰些:去年,宁波自中东欧国家进口额121亿元,较2014年增长7.5倍;对中东欧国家出口额440亿元,较2014年增长2.4倍。

10年间,“购物车”上新扩容的背后,是一条充满智慧的贸易升级路。

宁波机场海关关员监管首批入境中东欧博览会展品。

好物“甬”入中国

前不久,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落幕,宁波再次把“浓缩版”的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常年馆“搬”到了现场。

宁波带去了什么?自然是中东欧好物。

宁波兰途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兰月带着希腊和斯洛伐克的酒水与巧克力,希望结识更多国内经销商帮她一起卖货;宁波帝加唯达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薏站在消博会的“舞台”上,吆喝新引进的保加利亚染发膏……

越来越多的中东欧好物通过宁波“飞入”千家万户。宁波市海曙星硕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东星近半年内进口波兰格但斯克面粉逾60吨。

“麦香浓郁,回甘明显,专供高端烘焙店。”他亲自测试后发现,这款面粉制作的可颂尤其出色,迅速打开北京、四川等地市场。

宁波祥淼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燕芬将塞尔维亚草甸蜂蜜首度引入中国,“天然健康,消费者反响热烈”。

进口产品结构在新品涌入的过程中悄然升级。去年,宁波自中东欧国家进口机电产品66.6亿元,较10年前激增53倍;进口农产品2.3亿元,较10年前增长13倍,其中,乳品、酒类10年来进口量分别飙升71倍、3倍。

“中东欧品牌商认准宁波。”宁波欧亚利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柴绪鹤坦言,港口优势与运营能力让宁波成为中东欧好物进入中国的“首选之地”。

目前,该公司的线上线下经销商超过200个,遍布全国各大城市,仅匈牙利贵腐酒系列产品在中国的年销量就超过20万瓶。

更多新酒还在路上,更多进口故事还在讲述,“首选之地”的能量正迸发。

中东欧进口的各类护肤品。

国货“智”闯中东欧

1台智能清洁机器人能替代3名工人,还能自主学习、优化线路。浙江齐元机器人有限公司的产品,让罗马尼亚客商眼前一亮。

车间内,激光导航模组精准嵌入“机器大脑”,工人扫码校准参数。该公司总经理李北辰说,这款机器人可适应商超、仓储等多场景,“自适应环境建模是核心技术,清扫效率提升30%”。

汽车零配件出口同样势头强劲。

在宁波骏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全自动设备高速运转。一季度,来自中东欧国家的订单金额逾1300万元,同比增长8%。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复合材料,将减震器寿命提升至15万公里,性能优势显著。与波兰新客户签约,让其更添信心。

机电产品仍是出口主力。去年,宁波对中东欧国家机电产品出口额逾290亿元,含“新”量逐年攀升。服装、塑料制品等传统品类出口额亦增长迅猛,10年来涨幅分别达68.5%、327%。

眼下,当不确定性摆在眼前,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确定性显得尤为可贵。

浙江港联捷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灵军4月初赴匈牙利参会,目的很明确,就是推动更多中东欧企业了解并选择从宁波舟山港直达欧洲的“中欧快航”航线。

“很多匈牙利企业跃跃欲试,对中国产品需求量很大,且对运输时效性提出要求。这些就是我们的优势。”王灵军告诉记者。

还有更多国内企业通过宁波将产品发往中东欧国家。

不久前,杭州中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球首创的Ombra智能观景棚,成功摘得“2025米兰国际艺术设计奖金奖”,还在全球家居行业的“奥林匹克盛会”上亮相,有望改变中东欧民众的户外生活方式。

无论是畅销品还是新品,企业选择从哪里出海?宁波!

中东欧这片潜力沃土,正通过宁波这座桥梁,被持续深耕。

通道畅,贸易旺

贸易往来越来越热络,离不开渠道与物流的“双轮驱动”。

宁波瑞卡电器有限公司已在罗马尼亚设立电商公司,吹风机、卷发棒等产品即将上线,线下体验店同步筹备中。

“罗马尼亚最大电商平台eMAG长三角运营中心在宁波成立后,我们就注意到其中蕴含的品牌出海商机,由董事长亲自抓中东欧业务。”该公司行政总监高春来透露,一季度企业订单金额超亿元,同比增长40%,中东欧份额不小。

线上,“中东欧进口精品馆”天猫店内,波兰牛奶、捷克矿泉水成为爆款;线下,宁波舟山港已与5个中东欧海港开通集装箱航线,长三角连接中东欧的“空中丝绸之路”也越拓越宽……

中国产品与中东欧好物通过各类渠道互通共享,势不可挡。

政策支持同样是关键,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双边贸易架起“看不见的通道”。

宁波海关打造“政策超市”,为企业合规出口护航,并推出“中东欧商品进口通关一件事”,帮助进口商解决政策法规、准入审批、申报通关等事务。

全国首个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自2018年揭牌以来,对中东欧国家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超过17%,并吸引更多资源聚集。

“互补性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基石。”市商务局负责人说,在逆全球化背景下,宁波正以贸易为纽带,续写现代丝路故事。

当波兰面粉被制成上海的可颂,当宁波机器人清扫罗马尼亚的商场,货物流动的背后,是文明对话与发展共鸣。

从商品贸易到产业链协同,从港口联通到政策创新,宁波的“中东欧篇章”,既有数据跳动的活力,更有战略布局的远见。

山海合,见未来。这条跨越山海的新丝路,正通向更辽阔的未来。

甬派客户端记者 孙佳丽

编辑 肖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