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双第一”,凭啥是江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08 09:16:00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版图上,江苏消费市场以耀眼的数据标注了自己的坐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万亿元,增量达到1137.2亿元,总量与净增额两项均位居全国第一。

“双第一”的桂冠,为啥稳稳落在江苏头上?一起解锁“苏大强”消费霸榜密码。

向“高”提质 “焕”新品质生活

一块智能手表、一个运动相机,一架航拍无人机正成为洞察消费升级的又一独特窗口。

在京东MALL南京大明路店,记者看到顾客络绎不绝。在智能手环、手表区,大量市民正在咨询最新型号的各种细节,京东电器数码负责人介绍,在“国补”以及各种优惠政策影响下,运动手环、手表销售额环比增长180%,其中1500—2000元价位的智能手表最受欢迎,而运动相机、云台相机、小型无人机等记录运动生活的辅助装备也“杀疯了”,销售增长态势明显。上半年,南京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4.1%、26.9%、27.7%。

汽车消费市场同样热力十足。走进无锡江海西路特斯拉中心,前来试驾、体验的消费者络绎不绝。“两轮市级补贴带动无锡门店销售情况格外亮眼。”店长介绍,无锡的政策动作快、补贴发放直接,一度产生了“虹吸效应”,不少浙江、安徽等周边省份的消费者专程来锡购车。今年无锡先后发放两轮共4万个市级汽车消费补贴名额,最高补贴4000元,吸引全市超300家门店参与,叠加“国补”“省补”,带动销售额超90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表现尤为惊艳,销售额同比飙升63.1%。

作为全国首批启动汽车、家电(3C)以旧换新补贴活动的省份,江苏率先落实汽车和家电(3C)“一件事”。创新推出“江苏消费品以旧换新平台”。今年以来,12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的注入,催生江苏汽车、家电、数码、家居等商品销售迅猛增长,上半年,这四类商品限上零售额高达3847亿元,同比增速达9.4%,其中限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占限上零售额的23.9%,对稳定消费市场发展起到“压舱石”作用。

本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消息再次振奋市场、点燃期待:今年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第四批690亿元也将于10月按计划下达,精准滴灌的政策支点,还将持续撬动蕴藏于万千家庭对美好生活向往之中的磅礴需求。

向“新”拓展 创新消费场景

这个夏天,“苏超”掀起层层热浪,超高上座率数字背后,是门票销售火爆、餐饮消费激增以及住宿需求井喷。各地迅速出台一揽子聚人气、促消费的政策举措,通过“黄金时段+活力街区”精准引流、“看球+美食+互动娱乐”的“第二现场”精心打造、“主题化+沉浸式”提升体验、推出50个夜间消费商圈等,促进赛事引流、文旅变现、消费升级。

“大屏幕看比赛真的给力。”“有球赛、有美食,还有互动活动送文创产品,氛围太棒了。”淮安把苏超的“第二现场”办得有声有色,在清江浦1415街区,直播巨幕前的观赛席位早已坐得满满当当,一边是波光粼粼的里运河,一边是沸腾的观赛现场,大家一边聊天吃美食,一边沉浸式感受着比赛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扬州在冶春御马头店打造全国首个“园林足球主题夜市”。球迷们既能夜游北护城河的灯影长廊,又能吃上地道淮扬菜,还能看非遗表演、玩足球互动游戏赢奖品。活动一天就吸引3000多人,预计吸引客流30万人次,周边消费也跟着涨了三成多。

镇江围绕“票根+”,联动文旅、体育、餐饮等多元消费业态,推出系列主题活动,凭“苏超”门票免费游A级景区、领定制文创礼包、免费吃特色锅盖面……小小的“苏超”票根玩出新花样,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将赛事流量更好转变为经济增量。

“苏超”前六轮比赛期间,线下监测的旅游、住餐、体育等场景合计实现营收379.6亿元、同比增长42.7%。上半年,实现餐饮收入2461.6 亿元,同比增长5.7%;接待游客 5.87 亿人次、旅游收入0.8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11.0%。大型演出观演人次、票房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1.3%、20.7%。落实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接待入境过夜游客 139.31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19.9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 35.2%和 30.2%。

“苏超”的“足球+”效应如同球场上的多线进攻一样,撬动全域消费增长。江苏围绕“苏超”发布1800多项文旅活动和130多项惠民措施,各地将“苏超”元素融入本地特色消费场景,让“苏式服务”实打实跟上了大伙儿的新需求,老百姓看得上头、玩得尽兴,钱包自然安排得明明白白。

向“优”发力 政策引擎轰鸣

消费的澎湃动力,源自政策引擎的强劲轰鸣。今年以来,江苏深入落实国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同步部署出台62条措施,制定并实施2025年促消费重点任务清单,为消费市场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就业底盘:筑牢消费信心的根基

消费的繁花,深深植根于就业的沃土。江苏将稳就业、促创业、强保障作为促消费的根本前提。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1.15万人,占全国新增就业总量的十分之一以上,提前完成年度目标的59.3%。这坚实数据的背后,是精准有力的托举:全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招聘会7175场次,发布岗位信息近280万个。就业的稳定,收入的保障,为万千家庭消费的勇气与信心注入最坚实的底气。

协同交响:多部门合奏消费繁荣强音

江苏消费的“双第一”的背后,是一场合力攻坚的协同交响。举办第十五届江苏书展,截至6月底,江苏累计发放惠民观影补贴3688.1万元,带动票房1.4亿元,进一步激活影视市场;着力拓展户外运动消费,创新赛事消费场景,推动体育服务业营收增长超10%,体育娱乐用品零售额劲增15.2%;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大型赛事,对单场观演超5000人的演出给予最高200万元补贴,催生了多个爆款活动;延长91家备案博物馆暑期开放时间,有46家备案博物馆推出夜游项目,带动全省博物馆参观人次增长15.34%……

江苏消费“双第一”的桂冠,是政策精准滴灌的结晶,是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写照,是部门协作同向发力的结果。期待江苏持续踢出激活内需的“精彩好球”,让每一次“破门”都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生动注脚。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记者丨尹美又

综合|无锡发布 淮安发布 扬州发布

编辑|云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