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上半年外贸50城,它是最强“黑马”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00:27:00    

每经记者:淡忠奎 每经编辑:刘艳美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7783664

外贸城市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近日,海关总署公布今年上半年主要外贸城市进出口数据,深圳、上海、北京、苏州、东莞等外贸50强城市进出口总额达17.57万亿元,直接贡献全国外贸的八成份额,堪称中国外贸的底盘。

这些城市中32座跑赢全国2.9%的平均增速,11个城市陷入负增长。如此截然不同的走向,正在重塑中国外贸50强城市的实力格局。

相比去年末,东莞超越宁波重返“外贸第五城”,金华连续超越厦门、青岛晋级第8位,伊犁、南昌闯入前50,而沈阳、太原遗憾出局……

这背后传递出怎样的信号?外贸城市的发展路径,发生哪些变化?

头部角逐:深圳冲顶,东莞、金华进位

2024年,深圳进出口一路狂飙,达到4.50万亿元,同比增长16.4%,超过同期上海4.27万亿元,成功登顶“外贸第一城”。

进入2025年,两座城市依然咬得很紧。今年一季度,在进出口增速均为负情况下,上海进出口总额超过深圳,重回全国第一。而到了上半年,深圳又以微弱优势实现反超,守住外贸第一大市的位置。今年上半年,深圳、上海进出口总额分别为21675.45亿元、21503.56亿元,增速分别为-1.1%、2.4%。

对比一季度,深圳外贸降幅进一步收窄。从前5个月数据来看,东盟、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是其前三大贸易伙伴,机电产品出口贡献全市75%的份额,其中电子元件1309.2亿元,增长16.7%,锂电池、电动汽车出口增速分别为33.1%、16.7%。

深圳稳住阵脚,东莞、广州突进,也使得广东上半年外贸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对全国外贸增长贡献率达28%。对此,国家高端智库CDI资深研究员宋丁对城市进化论分析,一方面是“抢”的因素,在预测到美国加征关税之前几个月,广东外贸出口连续赶超,要把全年的量抢出来。另一方面,不论广州还是东莞,去年出口增速都比较低,稍微“加油”就能够有比较好的增长。

“这些年广东也在大力调整出口产品的结构,以及出口区域的结构,特别是大量的出口转向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也带动出口量持续提升。”他说。

北京、苏州、东莞、宁波、广州、金华、厦门、青岛与深圳、上海一同构成外贸前十城市阵营,共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0.63万亿元,占全国外贸“半壁江山”。

今年上半年,东莞和宁波进出口总额分别为7492.79亿元、7217.97亿元,增速分别为16.5%、6.1%。凭借增速优势,东莞进出口规模创下新高,也再度反超宁波,夺回去年失去的“外贸第五城”之位。

这座外贸大市正在加快动能转换,新兴市场已成为重要增长动力。今年上半年,东莞对欧盟等传统市场进出口增长10.9%的同时,对东盟、印度、中东、拉美、中亚五地进出口分别增长43.5%、21.5%、31.5%、13.1%、63.6%。

其中,东莞出口高技术产品同比增长23.4%,高端装备、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速均在20%以上。

就在珠三角“变阵”的同时,长三角城市也正杀出重围。苏州稳稳坐在外贸第四城的位置,金华则表现得异常凶猛——对比去年末的位次,金华连超厦门、青岛,跻身外贸城市第八位。

今年上半年,金华进出口总额5086.79亿元,同比增长20.1%。尤其是“世界超市”义乌外贸加速回暖,前5个月进出口总额达3271.3亿元,同比增长23.7%,成为金华连续进位的强力支撑。

腰部变阵:烟台、大连超佛山,合肥、芜湖“起飞”

从腰部城市看,外贸格局的变动亦十分激烈。尤其是烟台、大连相继赶超佛山,在外贸50强城市中实现进位。

今年上半年,烟台、大连和佛山进出口总额分别为2534.64亿元、2350.11亿元、2339.78亿元,增速分别为16.1%、8.8%和-9.0%。

作为老牌制造大市、外贸大市,佛山受累于家具、家电等传统产业占比较高,外贸结构调整压力重重,尚未走出下滑困境。不过相较今年一季度,佛山进出口降幅已进一步收窄2.7个百分点。

当前,佛山出口产品结构正在加快调整。今年上半年,佛山出口“新三样”产品达11.3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出口锂电池7.3亿元,同比增长88.7%;出口光伏产品2.1亿元,同比增长25.6%;出口新能源汽车1.9亿元,同比增长164%。

合肥、常州、珠海、温州、台州等也实现进位。上半年,合肥进出口总额2051.72亿元,同比增长22.8%,增速在50强城市中排名前列。

这也使得合肥连续超越南通、惠州,跻身全国第23位。凭借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强劲增长,合肥今年前5个月实现机电产品出口917.7亿元、增长20.5%,“新三样”出口增长30.1%,其中锂电池、电动汽车增长均接近1倍。

台州和芜湖的攻势同样迅猛。上半年,台州进出口总额1477.71亿元,同比增长12.2%。在经历负增长的困境后,重新找回“速度”,连超中山、长沙、崇左、福州四座城市。

芜湖上半年进出口总额825.12亿元,同比增长18.9%,连续反超连云港、大庆和唐山。而这背后,汽车零部件、智能家电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比提升是重要支撑。

在龙头企业的表现上,今年上半年,奇瑞集团销售汽车126万辆,同比增长14.5%。而从出口来看,7月2日,奇瑞官宣集团累计出口汽车突破500万辆,几乎平均每5辆走出国门的中国汽车里就有一辆是“奇瑞造”。这对芜湖外贸发展无疑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最强黑马:防城港增速领跑,伊犁排位上升最多

在外贸50强城市中,防城港、郑州上半年进出口增速最高,分别达到41.4%、38.7%。

上半年,防城港进出口总额741.1亿元,同比增长41.4%。其中,出口额210.2亿元,增长1.7倍。在其出口产品结构中,机电、劳密产品是绝对的大盘,支撑外贸体量的快速增长。

同期,防城港首次实现半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同比增长14.7%,集装箱吞吐量57.9万标箱,同比增长23.0%。

旺盛的货运需求,也折射出外贸的活力。“广西本身就有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平台,跟东南亚各国联系密切。所以能够迅速地启动(外贸)地区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宋丁指出。这也是防城港成为外贸50强城市增速最大“黑马”的核心因素。

相较于防城港,万亿城市郑州进出口增速亦不遑多让。上半年,郑州进出口总额2746.82亿元,同比增长38.7%。

作为经济大省河南的外贸“顶梁柱”,郑州进出口总值占全省比重高达66.6%。今年前5个月,郑州机电产品出口1252.7亿元,占比78.7%。其中,电动汽车出口呈现爆发式增长,107.2亿元的出口额同比飙升243.6%。

除了看增速,如果进一步从城市排位提升来看,伊犁州、防城港则是最大赢家,排名分别比去年末提升8位、6位,是位次上升最多的城市。

今年上半年,伊犁进出口总额740.54亿元,同比增长24.8%。这也支撑其连续反超多座城市,闯入外贸50强的同时锁定第42位。

跟防城港相似的逻辑,伊犁的强劲增长也得益于贸易伙伴和产品结构的双向调整。从前5个月表现来看,伊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稳中有增的同时,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势显著,增长46.6%,占提升至23.6%。主要进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增长25.1%,占比提升至42.9%,而农产品进口下降33.9%,占同期伊犁进口总值的56.4%。

这也是一条贯穿始终的逻辑,即要向“结构调整”要增量,加快构建多元化市场,加快产品结构转型升级。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