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惠及居民7.72万户!惠城“十四五”期间改造450个老旧小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2 09:44:00    

  “住有所居”是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石。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

  走进桥西街道南坛社区的惠城区公安分局宿舍,平坦整洁的道路取代了昔日的坑洼泥泞,曾经暴雨后污水溢流的景象一去不返,粉刷一新的外立面和井然有序的空中排线,让这个建于1989年的老小区“改头换面”……面对升级改造带来的变化,居民刘苹笑逐颜开:“我们小区原来连路都坑坑洼洼的,现在环境改善多了,我自己的房子也打算装修了,装修队下周开工,让家里家外都变靓。”

  老旧小区改造给刘苹带来的喜悦,是惠城致力于实施宜居安居民生项目的缩影。自2021年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以来,惠城区已有337个像惠城区公安分局宿舍这样的老旧小区实现安居改造,惠及6万余户居民,完成投资6.11亿元。

桥西府前街改造前后对比。

  目前,惠城区正全力推进这项重大民生工程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连续4年列入该区“十大民生实事”。预计到2025年底,“十四五”期间合计能改造450个小区(含镇街11个)、惠及居民7.72万户、投资8.47亿元,以此不断更新城市面貌和功能,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打造品质惠城、幸福惠城夯实宜居安居底色。

  改造惠民生

  改造接地气,居民笑开颜

  老旧小区改造,改什么、怎么改,群众最有发言权。

  惠城区住建部门充分发挥业主的主体作用,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在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中找到“最大公约数”,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

  在这些建成年代早、楼栋墙体老化严重的老旧小区中,雨污管网分流和楼梯内墙渗水等问题,是群众日常生活的关切事和“痛点”。

  家住龙丰街道东江小区的居民周智远就是受益方。“以前我家有一面墙漏水很严重,修修补补就是没有彻底解决。今年遇上老旧小区改造,我了解情况后,马上提出诉求,施工方帮我们家重新做了防水,现在不会再出现漏水情况了,我们都很满意,很感谢这个惠民工程为我们做的好事、实事。”周智远说。

  记者了解到,在项目开展期间,群众能通过小区内张贴的公告了解改造情况,并可通过电话、扫描二维码和书面方式等反映意见建议。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小区内也会公开改造内容,让居民知情并参与监督。

  “通过收集群众心声,把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的基础设施问题放在首位。”老旧小区项目施工承建方、广东融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工程部副经理张卫杰说,要真正把老旧小区改造做得“接地气、贴民生”,就是要把好事做好、将实事办实。

  面对居民的热切期盼,惠城区改造完成的337个老旧小区基本实现雨污分流,化粪池实现疏浚,外墙脱落安全隐患基本解决,漏水问题也得到了妥善处理,空中飞线和“蜘蛛网”线路得到有效规整,坑洼的道路得到硬化处理,部分小区内的公共活动空间也得到了拓宽和优化,小区的整体环境因此得到有效改善。

桥西府前街改造前后对比。

  这些措施让居民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显著提升幸福感和满意度;不仅解决了居民的燃眉之急,也改善了小区居民之间的邻里关系。

  2024年,惠城区老旧小区二期项目计划改造55个老旧小区,惠及约6500户居民,计划总投资约1亿元,该项目目前已开工进场47个小区。同时,2025年计划新立项启动并开工47个小区,惠及约4900户居民,计划总投资约1.17万元,该项目正进行勘察设计招标。

  “一盘棋”推动

  精品项目入选全省改造案例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既有安全与功能的底线重构,有品质与美学的协同升级,也有治理与宜居的有机融合。

  为此,惠城区树牢全区“一盘棋”思想,把小区改造作为推动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作为惠民生、补短板、扩内需的重要举措。

  “惠民空间”金沙俊园项目、结合“江湖一体”城市风貌改造的祝屋巷项目等,都是其中的亮点项目。“这些项目是在多部门联手的基础上打造出来的精品,被媒体多次报道并入选《广东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案例图集》,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惠城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从横向统筹来看,为提升整体改造效果、注重改造的系统性,惠城区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串点成面”,注重连片改造。结合环“两江四岸”和环西湖重点区域,对接市有关部门,做好“补位”工作,完善老城区的“毛细血管”。2024年,惠城相继将府前横街、塘尾街纳入老旧小区项目实施,2025年还计划将部分沿街片区纳入改造范围,凸显连片效果。

  从纵向合作来看,惠城区组建工作专班,联动区直有关部门、水电气专营企业以及属地街道联合共同推进。改造项目优先将涉及市场周边、西湖周边、城市会客厅(两街一巷)周边老旧小区以及“惠民空间”微改造任务等区域,统筹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联合各方工作重点,合力共同推进改造。

  “惠城区的老旧小区数量众多,改造的总数占据了全市改造任务的三分之二,任务相当繁重;而且普遍建成年代较早,这些小区市政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十分突出。”区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说,在改造中还需更为注重协同各方力量推进改造痛点、难点。

  在施工进场前,惠城区主动将改造计划清单告知水务集团、燃气公司、消防大队、供电局、通信线路运营商等专营单位,建议结合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共同施工、减少开挖,降低施工对居民的不利影响。如2022年,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同时,联合惠州市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一起进行40多个小区的燃气管道改造或更新,旧改项目更有效率、更贴民心。

  对于群众反映较多的“三线”(弱电)整治问题,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惠城区住建局就协调中国电信惠城分公司对8个小区进行三线(弱电)整治试点工作;自2023年起,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每年还增加400万元专项用于“三线”(弱电)整治工作。

  在2023年老旧小区项目和2024年老旧小区一期项目中,分别对135个、134个老旧小区三线(弱电)进行了规整;2024年老旧小区二期项目中计划继续对120个小区三线(弱电)进行规整。通过线路规整,小区“空中蜘蛛网”现象得到有效改善,显著提升了老旧小区的整体形象。

  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可持续性推进,离不开居民的支持与参与。惠城按照改造政策“谁受益、谁出资”原则,积极发动街道引导居民出资参与改造。经统计,2024年小区居民在加装电梯、电动车充电桩、天然气改造等方面,投入资金350余万元。

来源:惠州日报 记者谢菁菁 实习生梁雨欣 特约通讯员周文媚 通讯员肖世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