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历史在胸口焐成滚烫信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1 07:10:00    

4个月的镜头起落间,王尽美同志的初心和使命,通过史料里的铅字,慢慢在我胸口焐成了滚烫的信念。“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穿透百年的精神微光。

从纸笔间勾勒的雏形到镜头下流转的光影,我完成了从构想者到调度者的蜕变。那些在晨光里打磨的剧本、烈日下坚守的身影、深夜里核对的细节,都教会我:担当,是把每一件事做到极致的执着。

记录初心的过程,本就是在延续初心。如今回望,每一帧画面都是成长的刻痕。我们的镜头,与百余年前那支笔,都在描画同一个理想。我们这代人,对信仰最好的传承,便是带着初心,把脚下的路走得更远。

这份滚烫的信念,离不开每一位同行者的热忱托举。在共同的珍视和坚守中,理想有了火热的温度。

(作者系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微视频《初心——在王尽美故居遇见王瑞俊》主创者)

吕振 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副教授

教育最美的模样,就是看着学生在触摸理想的过程中,慢慢活成理想的样子。拍摄间隙,总见学生对着老照片出神。他们在镜头里读懂初心,在协作中学会担当,在历史的褶皱里寻找自己的精神坐标。这或许就是拍摄之外,更动人的收获。

张克伟 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工业2302班学生

我们用青春的方式与百年前的青春对话。那些迷茫时的坚持,挫折后的并肩,让王尽美在我心里活了过来——他走过的路,我们正用自己的脚步接续;他未竟的理想,早已在时光里长成了参天大树。成长从来不是独自奔跑,而是一群人朝着同一个方向,带着敬畏和热爱,慢慢靠近光,成为光。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21日 第03版

作者:郑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