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河南省汝阳县刘店镇:人大代表履职赋能,巧手绣出美丽乡村新画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20:04:00    

五月风暖,穿行在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刘店镇红里村,新垒的石墙缝隙间蔷薇探出粉白花枝,废弃宅基地改造的口袋公园里,月季与鸢尾开得正艳。村民们忙着在垒石花坛移栽百日草幼苗,人大代表赵慧营正与施工方核对藤本月季攀爬架的间距……这幅"石生花、绿叠翠、人勤忙"的初夏图景,正是刘店镇创新人大代表监督机制赋能乡村颜值提升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该镇抓住春末夏初绿化黄金期,通过"代表盯进度、群众献点子、技术保质量",让乡村在季节更替中实现"颜值保鲜"。

代表下沉网格,当好环境整治“监督员”。“一村一代表”包联督导。镇人大将65名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划入12个行政村,建立“代表+村干部+网格员”责任清单,围绕“植绿点位规划、石林景观设计、施工质量把控”等环节开展常态化监督。今年来,代表累计提出绿化布局优化建议26条,推动整改施工不规范问题13项。“绿美台账”动态跟踪。创新建立“绿美乡村建设进度图”,通过代表走访记录、群众扫码反馈、无人机航拍比对,实时更新各村植绿进度、石林工程质量和管护盲区。上半年累计收集问题线索13条,整改率达100%。“现场问效”破解难题。在红里村高速桥下石林景观施工中,代表发现石林垒的偏高,立即召集施工方、设计方和村民代表现场协商,优化方案后既节约成本5000元,又保留了乡土风貌。

凝聚群众智慧,激活共建共享“动力源”。“石林议事会”聚民智。针对“如何利用废弃石材打造特色景观”,人大代表牵头组织“石林议事会”5场,采纳村民提出的“石缝嵌绿”“石墙挂藤”等创意,在枣园村垒砌生态石墙200米,种植蔷薇等绿植800余株。“认养一棵树”添绿意。 发动人大代表带头认领管护责任区,示范带动群众参与“房前屋后三棵树”行动。目前全镇新栽植女贞、红叶石楠、红花槐、国槐等乡土树种4300棵左右,村民自发管护率达80%以上。“星级庭院”树标杆。建立人大代表评分小组,每月对农户庭院绿化、石景维护进行星级评定。创新"菜园+花园"模式,既美化环境又增加村民收入。枣园村人大代表耿向利家庭院因“石砌花坛+果蔬藤架”设计获评五星级,成为全镇“网红打卡点”。

长效管护赋能,织密绿美乡村“制度网”。“代表巡护日”常态化。从四月芳菲到五月葱茏,刘店镇人大代表监督始终与季节同频。针对初夏苗木管护关键期,镇人大组建3支‘代表+农技员’巡查小队,吸纳村民代表56人参与日常管护,重点督导新植树木的扶架固根、病虫害防治,让每处石缝间的绿意都能安然迎接即将到来的暑热考验。“绿美积分制”促长效。推行“村民环保积分—代表监督兑换”机制,积分可兑换苗木、花种。上半年,村民累计通过参与环境整治赚取积分1.8万分,兑换绿植300盆。“石绿档案”留乡愁。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牵头建立“一村一档”生态档案,收录石林景观建设过程、古树名木保护记录,留存乡村改造记忆。

通过人大代表监督赋能,刘店镇不仅实现林木覆盖率提升,更培育出村民自觉维护环境的生态文明意识。镇人大主席表示:“从‘干部干、群众看’到‘代表带、全民动’,我们让每一块石头会‘说话’、每一片绿色能‘生金’,真正把乡村颜值转化为民生价值。”(刘炎利)

【编辑 滢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