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人物|“新农人”陈柏旭:让家乡土地生金吐银

陈柏旭,曲靖市第一期乡村CEO学员、马龙区纳章镇竹园村委会副主任,这位大学毕业后回归家乡的“大学生村官”用8年时光,诠释了“扎根”二字的分量,他用青春扎根家乡、匠心绘就乡村振兴新篇章。作为乡村CEO,积极盘活乡村资源,壮大产业发展,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谋出路,成为引领家乡群众脱贫致富,建设美好乡村的“领头雁”“新农人”。
返乡大学生成“产业红娘”

清晨的竹园村,薄雾笼罩着连片的蔬菜。陈柏旭蹲在菜地里,和从贵州来的蔬菜种植大户刘斌一起查看菜苗长势。“老刘,这批生菜长势还不错,今年市场行情如何?水和电都给你接到地头啦!这回好好干,今年肯定有个好收成。”30岁的陈柏旭说道。

2016年,陈柏旭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毅然回到家乡竹园村,投身基层工作。2021年入党后,他更加坚定了带领村民致富的信念。竹园村共有3823人,但60%的青壮年外出务工,村里只剩下留守儿童和50岁以上的老人。如何让土地“活”起来,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成为陈柏旭日夜思考的问题。
竹园村气候宜人,水资源丰富,但缺乏突出的农文旅资源。陈柏旭认为,唯有发展产业,才能实现乡村振兴。他带领村“两委”盘活村里的土地、林地、水库等资源,引进企业搞种植养殖,种植花卉、蔬菜、人工菌等经济作物,流转土地3000余亩。农户出租土地每亩可获得1100元租金,村集体只收取100元服务费,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我们走出去招商,宣传推介竹园村,把企业和优秀的产业人才引进来,真正盘活了资源,壮大了村集体经济。2023年,村集体收入首次突破20万元。”陈柏旭介绍道。目前,竹园村产业发展日益壮大,门类增多,村集体过去只能依靠乡镇不足10万元的扶贫项目资金维系,如今年收入30—40万元,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此外,他还推动村集体入股纳章镇冷链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目前,竹园村正计划招商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中药材、养殖土鸡,进一步拓宽产业路径。
陈柏旭的手机里存着所有种植户的电话。“刘斌的蔬菜地需要解决抽水问题,我就去协调电力部门;企业用工有纠纷,我就去调解。”他说,“服务好企业,就是服务好村民的‘钱袋子’。”如今,年轻有为的陈柏旭早已是村民口中的“产业能人”,奔波在竹园的田间地头,服务在种植户与群众之间,成为大家公认的“贴心人”。
“乡村CEO不是头衔,是责任”
在陈柏旭的办公桌上,放着厚厚的工作笔记,记录着每个产业项目的进展:玫瑰花销往昆明市场的物流成本、羊肚菌种植的技术要点、林下经济的招商计划……“我们正在寻求更多企业的进驻,来我们村发展林下经济和种植养殖,计划搭建自己的电商平台,把当地优质的农产品卖到全国。”陈柏旭信心满满地说,“乡村CEO的头衔,更多的是一份责任。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乡村运营人才,坚信只要路子对了,土地里也能刨出‘金疙瘩’。”
2023年,曲靖市委、市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腾讯公司、曲靖师范学院共建“乡村高级职业经理人学院”,旨在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陈柏旭经过层层选拔,成为首批30名乡村CEO之一。2024年5月,陈柏旭进入乡村高级职业经理人学院第一期培训班学习,开启收获满满的“充电”之旅。从理论到实践,从案例到实地看项目发展,学习互联网优势,学习短视频拍摄剪辑,了解电商直播等数字化方式,接受导师一对一的专业指导,真正把自己推向乡村振兴发展的前沿。
“乡村振兴需要‘新农人’,我们要用现代经营理念激活农村资源。”参加乡村CEO培训后,陈柏旭的思路更加开阔。他推动村集体入股镇冷链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计划发展林下经济,引进中药材种植和生态养鸡。“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振兴要靠创新。”这是他在培训中学到的最重要一课。培训中,他还系统学习品牌营销、产业链整合等课程,并赴浙江等地考察、观摩,与省外及曲靖各地学员进行项目互访、交流研讨。

在马龙区金思花卉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150亩鲜花长势喜人。村民杨海英一边包装玫瑰花一边告诉记者,她家里有老人要照顾,出不了远门。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一天能赚100多元。“这里种植的鲜花品质好,当地为企业的服务保障到位,为我们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可以安心发展、跑市场。”金思花卉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海江表示,他们公司入驻竹园种植鲜花已有4个年头,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年发放劳务费30多万元。

据悉,如今竹园镇的产业日益壮大,当地群众家门口务工就业,日用工量300人左右,工资收入每天为80元到200元不等。面对一天天好起来的竹园,陈柏旭十分感慨。他说:“未来,我们要让竹园村的产业更可持续,让村民的生活更富裕。”
记者手记:
从大学生到村干部,从脱贫“攻坚手”到乡村“CEO”,陈柏旭的蜕变正是曲靖市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生动缩影。
陈柏旭的故事证明,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的选育和培养,这正是曲靖市委、市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手棋和妙招。有了大量青年人才的参与,在这些“新农人”带动下,竹园村以及更多的乡村正走出一条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为曲靖市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鲜活样本。
在曲靖这片热土上,青春与乡土碰撞出的火花,正照亮更多村庄的未来。
开屏新闻记者 蒋琼波 摄影报道
一审 资渔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猫恩泊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