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城区下雨积水问题三年攻坚 易涝点改造项目获8500万元国债支持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祝兆林
通讯员 张恒瑞 康帅
“3年攻坚,终于获批,以后城区不怕下雨积水了!”6月25日,窗外雨势渐大,襄阳市南漳县发改局投资股股长张峥却心情舒畅——当天,他收到国家发改委下达的城市地下管网及设施“两重”项目清单文件,该县城区易涝点改造项目(一期)获得超长期国债资金8500万元支持。
南漳县城区地下管网始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年久失修导致排水不畅,亟须加以改造,但完全依靠地方财政显然力不从心。2023年、2024年,南漳县将城区地下管网改造项目立项申请中央资金支持,可两度申报,两度落选。
地下管网建设涉及百姓民生,改造工作迫在眉睫。今年初,张峥从工业环资股轮岗到投资股,这块“硬骨头”落在他的肩上。
两度落选的问题在哪?翻阅着这两次的申报资料,张峥一筹莫展。
2月份,南漳县围绕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政策投向,组织了3场专题培训会,让张峥茅塞顿开——
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管网改造分属投资和环资两个领域,以前项目申报过于笼统,投向不精准;
城市管网改造为独立项目,没有形成城市排涝体系规划,项目竞争力不够;
项目申报材料仅有可行性研究报告,缺乏前期要素保障资料,操作性不强。
找准症结,南漳县发改局立即联合住建、财政、生态环境、城管等部门集中研讨,将以前的城市地下管网改造项目调整为城市易涝点改造项目,重新编制实施方案。同时采取“专班+专家+专人”模式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项目用地、环评、能评、施工许可等前期要素进行保障,责任明确到人。
3月份,焕然一新的申报方案因政策契合度高、规划操作性强,被国家发改委评级“优秀”,成功获批8500万元超长期国债资金支持。“前期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展开,正式动工指日可待。”张峥说。
今年以来,南漳县发改局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抓手推进立项争资工作,建立“政策共研+项目专干”工作机制,编制《南漳县争资立项政策指引》,为项目申报提供精准导航,组织案例剖析和专题研讨,推动干部在干中学、学中干。截至目前,南漳县共申报项目54个,争取超长期国债、中央(省)预算内项目及其他竞争性资金共8.5亿元。
“精准施策提素质,工作实绩论英雄。”南漳县发改局局长别川辉介绍,今年以来,该局已评选6名“政策研究能手”“项目申报能手”,3名实绩突出干部优先晋升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