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国助残日丨无声世界里的清华才女:不要自我否认,不要说自己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8 14:12:00    

编者按

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一直以来都是他们的“底色”。

从盲人技师到跨国企业家、独臂挥拍的奥运传奇、无声世界里的清华才女……最近,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重庆这群在残疾人事业战线的突出贡献者获得荣誉和褒奖。

即日起,上游新闻记者带你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看他们如何自强不息,用强大的心演绎生命的“花火”。

本期,讲述无声世界里清华才女的故事。

生命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哪怕我的世界没有声音……

1岁时,李尧的生命被按下“静音键”,3岁时才会发第一个音,开局即“困难模式”,路途皆是坎坷。但一支画笔,却描绘出青春追梦的模样,一路向阳,圆梦清华。

依旧是厚厚的书堆,熟悉的“耳机”……

5月18日,周末的清晨,刚获得“全国自强模范”称号不久的李尧又“沉浸”在清华大学的图书馆内,开启了自己一天的忙碌学习——即将大四毕业的她,正投入毕业设计和论文的最后阶段,准备答辩。

失聪情况下能考上清华吗?

考入清华大学难吗?如果在失聪的情况下考入,你是否会觉得是天方夜谭?

但只要足够渴望,梦想它就会照进现实。

李尧是潼南区双江镇人,如今也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产品设计(染织艺术方向)的一名大四学生。

“00”后的李尧,在1岁时因病高烧意外失聪,3岁才学会发第一个音“a”。

但李尧从来不会因为听力不好,就把自己放在一个弱者的位置上,她靠着数倍于他人的努力,以超乎想象的顽强学习说话。

“我们希望她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快乐成长,送她去公立学校读书,报各种兴趣班培养她的爱好,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她在绘画上的天赋。”李尧的母亲说。

上课听不清,李尧就用下课时间借同学的笔记消化理解;为了锻炼听力,她每天坚持听音频从不间断;为了打破沟通障碍,她就借助软件实时转文字功能帮助自己理解对方的话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1年7月,李尧以文化成绩601分、专业成绩550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录取。

“密码”:不要自我否认,不要说自己弱

“真正的强大是内心。”不要自我否认,也不要觉得自己弱,这也是李尧一路走过来的“密码”。

求学期间,李尧不仅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先后获得“求索杯”个人第三名、团体一等奖、枫华奖学金、优良学风班先进个人奖等。

“李尧,祝贺你被清华大学录取!”当失聪女孩克服重重困难,以惊人的毅力走入清华园,人们在羡慕之时,既惊讶又赞叹。李尧说如今自己的脑子里依旧还有刚考上清华的各种画面。

“我马上大四毕业了,一路走来,我接受过父母、亲戚、老师、同学、邻居甚至陌生人的帮助,我以后也要力所能及地回馈社会。”李尧说,考上清华,是她备考三年画下的句号,却也是继续追梦的开始,现在即将毕业,又将是新的开始,自己以后想做和艺术设计相关的工作。

绘画与“第二世界”

“绘画让我拥有了独属于自己的‘第二世界’——内心世界,也交到了很多朋友。”李尧说。

而李尧有这样一个习惯,心情不好的时候,喜欢在自己的本子里写写画画——在中学时期,李尧会摘抄一些诗句、名人名言,李尧说这会给她一些激励。

还有的时候,李尧喜欢在本子里画画,画自己的“心情”,画自己看到的美好事物……

“哪怕我的世界没有声音,但我却‘听’到了更多。”李尧的世界是无声的,但绘画却让李尧的世界变得丰富,李尧的母亲,则让这丰富的世界有了“色彩”。

身边的那个“她”

喜怒哀乐之时心里想的是谁?

当考上清华时,第一个想分享的人是谁?

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要和谁商量?

李尧的回答都是“妈妈”。

2岁多,李尧开始戴人工耳蜗,那会儿正是学语言的关键时期,为了让她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开口说话,作为母亲,李尧的妈妈为女儿倾尽全力,陪着孩子接受言语康复训练,北京、重庆两地跑,甚至放下了手里的工作,她说:“工作以后可以再找,但娃儿成长的关键时期等不得。”

李尧说:“以前都是妈妈保护我,而未来,希望这样的温暖是互相的,做彼此的避风港。”

李尧的故事才刚开始,人生按下静音键,用不屈挣脱命运摆布,从无声世界胜利突围。逐梦清华,逆风飞扬,心中奏响梦的交响。迟开的你,终也盛情绽放,不屈命运绽芳华!

上游新闻记者 张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