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试点+1!济宁泗水县入选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旨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完善文化产业融入乡村发展的方法和路径。前期,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的通知》(办产业函〔2024〕257号)工作安排,经过申报推荐、复核遴选等程序,全国共确定了50个第二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地区。
5月6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点赞我市泗水县积极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实现文旅破局,让空心村变身旅游热门地。
济宁市泗水县
近年来,泗水县立足“海岱名川”“中国泉乡”资源禀赋,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把文旅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绿色发展为主线,探索出“文化艺术、农文旅融合、非遗文化、生态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四条新路径,打造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泗水模式”。泗水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案例入选最佳“全球减贫案例”,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做法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

泗水县健全体制机制,构建全域文旅发展体系,先后出台《泗水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泗水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等相关文件,把文化旅游作为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推动农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以等闲谷艺术小镇为起点,探索走出一条以文化赋魂、旅游赋能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艺术赋能乡村,焕发乡村活力。等闲谷艺术小镇以“艺术改变生活”为理念,集聚“研学+文创+艺术+教育+农业+旅游”等业态,建成多功能、文创型的乡村文化和艺术综合体。

农文旅融合,做大乡村文旅产业。以农耕文化、乡村文化等特色资源为核心,结合田园综合体、农旅特色小镇等项目,大力推动民宿、露营、研学、文创和节事等文旅新业态发展壮大,带动乡村旅游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建设“虎咬瓜”甘薯文创基地、阅湖尚儒研学基地、尼山鹿鸣田园综合体、“薯乐恬园”等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 打造“赏花汇”旅游节事品牌,年吸引游客500余万人次。

文化赋能,发展乡村文创产业。打造山东手造展示展销中心,展示和销售泗水陶制品、砭石、甘薯、柳编等地方文创产品,打造集文化、制作、体验为一体的文创中心。

活化非遗,打造研学旅游示范基地。阅湖尚儒研学基地将非遗项目与研学课程深度融合,打造了龙湾书房、鲁班记忆木工房、陶艺工坊、云贵扎染等几十个研学空间,研发出近100个研学课程,年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

实施“四大工程”,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有序推进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大力实施“非遗进景区”工程,开展“山东手造”工程,让乡土文化迸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