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时代青年与英烈穿越时空的对话——“山河映忠魂”全国英烈讲解员大赛决赛侧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5 19:48:00    

八月的无锡,暑热未消。无锡市委党校会场内更是一片火热。33岁的赵楠楠正紧张地做着最后的准备。这位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讲解员要讲述的,不是马本斋将军的赫赫战功,而是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老人绝食七日、以身殉国的故事。

英雄背后有英雄,英烈精神永传承。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比赛,而是一次山河与忠魂的回响。这不止是历史的回放,更是当代青年与英雄烈士穿越时空的对话和接力。

由退役军人事务部主办的“山河映忠魂”全国英烈讲解员大赛决赛,于8月21日在江苏无锡举行。20名经过激烈的预赛、复赛晋级决赛的选手,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以声音为桥,连接过往与当下,把新时代英烈精神传承推向新高潮。

用青春之声讲好英烈故事

“我是中国人,绝不接受日本的饭食!”当赵楠楠念出白文冠老人这句掷地有声的遗言时,台下年轻的观众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赵楠楠在《英雄背后的英雄》演讲中,将抗日民族英雄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与新时代戍边英烈陈祥榕的母亲姚久穗一同讲述——前者以绝食殉国明志,后者以“陈母问勇”彰显家国大义。

“两位母亲,一位托举血肉长城,一位守望精神高地。”赵楠楠的声音在会场回荡,“跨越80年的时空,两位英雄母亲传递给儿子的都是一样的母爱、一样的愿望: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当顶天立地的英雄。”

江苏省扬州革命烈士陵园“95后”讲解员刘震宇讲述的是一位隐蔽战线上的英雄——路展烈士:路展原名李兴邦,18岁奔赴延安,20岁潜伏敌穴,24岁策反高树勋,新中国成立后继续赴国外执行隐蔽任务。他隐姓埋名27载,47岁牺牲于异国他乡……墓碑上仅写着“解放军干部中共党员路展同志遗骨”十五字。

“讲述路展烈士,于我而言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刘震宇对记者说。“站在英烈墓碑前,我要做的,就是让这些沉默的名字,重新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力量,源于对无数默默无名英烈的深刻解读。大赛中,选手们通过认真学习党史,深入挖掘英烈事迹,用一个个感人故事勾勒出英烈群体的壮阔图景:有的名垂青史,更多的则汇入历史长河,无名,却无愧。

借时代之境弘扬英烈精神

英烈事迹和英烈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英雄,需要英烈精神。决赛现场,选手们情感的张力在不同的叙事中奔涌。

自贡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讲解员黄心宇,带来一封“用竹签蘸棉灰写就的血泪家书”。那是“红岩精神”代表江竹筠76年前在渣滓洞的托孤绝笔。当黄心宇缓缓念出“盼教他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时,一位革命母亲的信仰之坚、党性之强、爱子之切击痛了现场每一位听众。

来自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的95后讲解员熊辉,则选择了另一种激昂。她聚焦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两封“信”:一封是写给生母的信,满是立志抗战的决绝与未能尽孝的歉疚;另一封,是他通过《黄河大合唱》谱就和诠释的写给祖国母亲的“信”,以笔立誓,将“小我”融入“大我”,用生命托举信仰。

“广州是英雄城,木棉花是英雄花。”熊辉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一个动人细节:今年木棉盛开时,有游客将掉落的花朵轻轻放在广州起义领导人杨殷的雕像上。“这种无声的致敬,就是最好的共鸣。”

花开忆故人,盛世思忠魂。从绝望与希望交织的狱中绝笔,到穿越时空依旧澎湃的音乐史诗……讲解员们让英烈精神从历史走进现实,变得鲜活生动,可感可触,可学可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有了源源的精神动力,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有了丰富的实践载体。

聚多方之力传承红色基因

“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大赛的舞台上,传承绵延不绝。

11岁的邱汐朵朵,是来自黑龙江牡丹江的红领巾讲解员,也是本次大赛年纪最小的选手。她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以赵一曼之子陈掖贤的视角,重新解读那封广为人知的遗书。“我见过那封遗书,也见过他们母子唯一的合影,”邱汐朵朵认真地对记者说,“她是一位爱孩子的妈妈,更是一位爱国家的战士。”小小的身躯里,装着对历史厚重的理解。九月开学,她就要上六年级了,但“讲解员”这一身份,早已在她心中播下红色的种子。

“李湘烈士抗美援朝战死疆场;其儿李广建攻坚海军装备,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与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其孙李延参与设计高分三号卫星。三代人以不同方式捍卫着祖国的安全。红色基因在三代人的血脉中传承。”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讲解员田雯霄声音微颤,深情难抑。

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烈士陵园的王晓鸥,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边防军嫂。双重身份让她对“牺牲”与“奉献”有着更深切的体悟。上海的90后汪盈,从电台主播到街道工作人员,再到如今成为一名职业讲解员,每天在龙华烈士陵园向大家讲述着邹韬奋寻求“光明之路”的故事。浙江杭州的徐徐觅觅,虽是播音专业的大四学生,却坦言:“无论未来是否以此为职业,红色基因已流淌在我的血脉里。”

来自贵州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小红领巾讲解员漆铭臣带来少年英雄袁咨桐的故事,来自江西赣州市于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志愿讲解员徐巍巍带来烈士王金长遗孀段桂秀等待革命胜利的故事……选手们来自四面八方,年龄不同,身份各异,却因共同的使命汇聚在一起:让红色基因代代传,让精神旗帜永飘扬。

决赛落幕,但讲述不会停止。那些关于信仰、关于牺牲、关于奋斗、关于爱与抉择的故事,将通过讲解员们的声音持续传扬,流入千万人的心田,跨越时空,永续回响。

作者:中国双拥全媒体记者 胡馨好 王雪莹 曹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