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的“桃花源”记
太行山深处
一座座云端古村正从时光中醒来
青砖黛瓦、碧水青山与千年传承
在此交织成当代人向往的诗意栖居
从阳城县的上庄古村
到高平市的釜山康养区
从陵川县的丈河村森林氧吧
到松庙睡眠小镇……
在晋城
一座座乡村
正成为都市人魂牵梦萦的“桃花源”
浑然天成的山水画卷
高平市的釜山村四面环山,中为“釜”形,故名“釜山村”。这里峰峦叠嶂、碧波荡漾,以最原始的真诚在召唤着一切生命。村西泫水湖为丹河之源,湖心岛上白鹭翩飞,湖畔红掌轻游。这座中国传统村落,拥有上百年历史的梨树林如今已被打造成生态公园。山水观光、生态休闲、古村民宿等业态不断丰富,“丹水之源·慢享釜山”品牌深入人心。

釜山村
陵川县丈河村坐拥近万亩原始森林,覆盖率高达81.7%,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7000—8000个,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该村以太行山水和传统村落为基石,持续打造“中西风情合璧,中西文化相融”的特色森林康养小镇。游客在此既能感受原始森林的生机,还能在穹顶集市、特色民宿中体验山居生活。

丈河村
松庙村隐匿于王莽岭与棋子山之间,高海拔赋予它独特的气候优势——夏无酷暑,更无蚊虫叮扰。这个定位为“睡眠小镇·康养松庙”的避暑胜地,药浴汤池的氤氲水汽与森林木屋的天然木香交融,成为都市人逃离喧嚣的秘境。

松庙村
凝固历史的建筑瑰宝
陵川县浙水村的韵味,在古道驿站的定位中重生。作为全国第四批传统古村落,村中的房屋大多是明清遗迹,青砖灰瓦,精致牌楼,处处散发着古韵。村中阳马古道蜿蜒,登山健步道串联起历史与现代。2020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陵川段开通,作为起点的浙水村,享受到旅游公路带来的红利。村民遵循“颐养浙水、浙水驿站”的定位,将石墙灰瓦的老宅改造为康养民宿,让古建筑焕发新生。古道、老宅、新旅人,在此共谱一曲古韵新声的和谐乐章。

浙水村
在阳城县上庄村,聚集着元代的民居、明清的官宅、近代的花园,序列完整、规模宏大。站在村口遥望,碉楼耸立、彼此呼应;碉楼四周,棋盘院鳞次栉比,一条条小巷将古老建筑有机连接。村北的一座元代民居,一直被视为上庄村古民居的代表性建筑之一。步入院内,三座屋子外观古朴大方,屋内斗拱简洁大气,大梁与二梁衔接处的“驼峰”构件,彰显着元代特有的建筑技法。有趣的是,看似笔直的墙体实则是微妙外凸的曲线,这种营造法式如今已难得一见。游客沿着村中中轴线——古河街一路行走,仿佛穿越了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

上庄村
非遗唤醒的乡村记忆
“姑娘,出阁!”高平喜镇苏庄的婚俗表演精彩纷呈。明清古院中,传统婚庆礼仪活态展演:迎宾礼庄重典雅,抛绣球趣味横生,十里红妆的壮观场景,再现晋商鼎盛时期的嫁娶盛况。围绕传统“喜”文化,喜镇苏庄将“八礼四节”等民俗文化植入旅游业态,打造大型婚俗体验园和康养基地,让更多游客来这里添喜纳福,品味喜气盈盈的生活。

高平喜镇苏庄的婚俗表演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位于晋城城区的司徒小镇,1600℃的铁水被打铁匠人奋力击打,万千铁花瞬间绽放,如星辰坠落,似金雨倾泻。近两年,108位打铁匠人连续创造“最大规模打铁花表演”吉尼斯世界纪录。“没想到干了一辈子农活,还能站在舞台上表演。”司徒村村民焦国太感慨。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收入微薄,如今每日在山水实景剧《千年铁魂》中登台演出,年收入节节攀升。司徒小镇,这座昔日的废矿井、垃圾山实现华丽转身,让打铁花这项非遗技艺扎根山西,走向全国。

司徒小镇的打铁花表演
生态公园中
游客的欢声笑语伴着花香飘向远方
青砖灰瓦间
非遗匠人的剪刀下绽放出灵动窗花
古街石板上
返乡青年的足音叩响乡村振兴之门……
晋城,就是归处!
森林的气息落在心底
那种向往的生活
便在这山河之上有了着落
(来源:晋城文旅微信公众号)